最近出门老是忘戴口罩,走到楼下才猛然想起疫情期没过,有没有人跟小编一样?
南宁新冠肺炎清零后,连续一个多月零新增,一方安宁下,学校陆续开学,人们的生活恢复到日常,路上的车辆多起来,有时还堵车,地铁也开始挤了,像回到了疫情前。
对于很多人,工作也慢慢忙起来,平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,该买房的也出动了,售楼部人气明显回升。
01
成交量上升,比预料中来得快
2月中旬,售楼部可以开放了,但看房的寥寥无几,成交量挺惨。
失去的2月,开发商似乎要尽快夺回来。
3月开始,成交量逐渐回升,3月最后一周迎来高峰,商品房成交4892套,成交面积43.9万㎡。
从3月份的数据来看,挺可观,3月南宁商品房累计成交共10222套,总面积903760㎡。
很明显,3月份的成交数据上升,4月份会不会持续?4月接近尾声,从前面三周的数据来看,成交量比较稳定,成交面积保持在20万㎡以上。
截止4月21日,南宁商品房成交8962套,成交面积71.6万㎡。
▲疫情期成交套数变化 (网签数据)
▲疫情期成交套数变化 (网签数据)
3月份日均成交372套,4月份日均成交426套,按这样的速度,4月份的成交量大概率超过3月份。
4月的最后一周,有可能迎来新高,因为很些盘计划在月底开盘。
短短的两个月,市场恢复元气,成交量稳定上升,南宁楼市复盘。
02
看房人气回升,推货高峰来了
数据是楼市的侧面,并非全貌,售楼部的人气也是市场变化的缩影。
3月份开发商在线上发力,直播看房,线上认购有折扣,采取各种线上营销措施;4月份则转战线下,引导客户入场,房产中介也活跃起来了。
近期,小编走访南宁部分售楼部,人气都挺旺,虽然部分不能代表整体市场,但可以感受到,看房人明显比上月多了很多。
▲江南一楼盘
不是周末,到访江南的一新盘,看到的人络绎不绝,售楼部内人头熙熙攘攘,据项目人员介绍,售楼部开放以来,几乎每天都有这么多人,因为马上要开盘了。
▲东葛路一楼盘
上周六,小慧直播东葛路一楼盘,走进售楼部第一感受是人真多,洽谈区内坐满了。
▲三岸一楼盘
三岸一新盘,人气也很旺,上周五开盘后,周末前来咨询的购房者也不少。
之前,笔者带一购房者到五象看房,由于现场人员较多,导致置业顾问很忙,向我们简单介绍完后,转身去接待其它客户了,让我们凌乱在售楼部中。
这是近期看房的点点体验,仅代表个人感受,不反应整体市场。
为了抢客,各楼盘纷纷集中推货,新盘上市,旧盘推新,官网上的预售证公告栏像刷屏一样出来,新的一波推货高峰来临。
03
流行提高备案价,再打折销售
看房人气回升,遇上备案价放松,让开发商信心满满,备案价齐涨,从最近拿证楼盘来看:
天健城20#楼拿证,备案价13000-14000元/㎡,而上期备案价9700-12000元/㎡。
中建邕和府最新备案价9000-11000元/㎡,前期7700-9400元/㎡。
华润万象华府连续两月开盘,毛坯备案价12000-12500元/㎡,去年年中11000-12500元/㎡的精装价房。
龙光天瀛销售价格约21000元/㎡,最新拿证的楼栋最高备案价达26000元/㎡.
中海哈罗学府销售约12000元/㎡,新的备案价13000-15000元/㎡。
近期,江南的一新盘刚拿证,毛坯价万元起步,引发讨论:主城区内的万元以下楼盘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?
价格备得高,不等于卖得高,还可以打折,市场上那些以折扣吸引人的楼盘,算完实际价格,并没有变化。
上周开盘的建发玺院二期B2#楼,备案价约10000元/㎡,实际销售价8600-9300元/㎡,8字头房源占到了80%。
▲建发玺院备案价截图
备案价放松了,备高点,再备高点,万一卖得出去呢,卖不出去还可以打折,对于开发商则是多了一条销售套路。
购房者在看到市场上打折楼盘,也要擦亮眼晴,是不是真降。
开发商的销售价还没亮出来时,看到备案价上升也不必慌张,打完折后或许价格没变动。
04
别太自信,后势依然艰难
市场有乐观一面,也有悲观一面。
短期内的成交量向好,让开发商信心大增,但不要自信过头,市场依然不容乐观。
现在卖的房子是去年拿的地,没有降价空间,而今年土地价格持续上涨,理论上房价要随涨,但市场需求减弱时,会出现房价上涨动力不足,未来销售压力加大。
另外一方面,南宁的土地供应将加大,市场上的新房将跟随增加,五象新区供地最大,还有众多旧改项目,在老城区,地段位置很好。房源供应量加大时,需求量不一定会随着增加,主要是人们收入不稳定或降薪、公司营销不理想,不敢买房。
市场上看着售楼部人气满满,实则楼盘之间抢客竞争激烈,抢人抢客、抢收“韭菜”,将是近期的楼盘表现,这波购房者,是疫情期间被抑制的,赶紧抢收,预计新一轮暗战将掀起。
05
再艰难,购房需求仍在
市场悲观,也有人买房卖房,因为需求永远存在。
家庭结构在裂变,小青年结婚需要婚房,换房的总想卖掉手中的,换个更好的,时不时看着楼盘变动。
有两种楼盘可能是热点:
一是刚需盘,只要位置不是太偏,价格在合理范围内,都有可能是热盘。
二是改善盘,靠自身产品爆红,比如惊艳的园林、不一样的会所、霸气的景观设计,夺得购房者眼球。
但购房者越来越理性,不再是每个盘都能赢得购房者,开发商更要拼产品、拼实力、拼口碑,才能赢得市场。
疫情影响下,上头依然强调“房住不炒”,房产不能做为刺激经济的手段,意味着房价相对维稳,购房者不必恐慌,该咋样就咋样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楼事通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lcha.com/2608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