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苏州踏线晋升为特大城市之后,南宁被反复提及,有望成为“下一个特大城市”。
那么真实情况如何?
肖想多年的特大城市美梦,南宁还需多久才能实现?
特大城市,南宁还有多远?
什么是特大城市?
2014年国务院发布《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》,中国城市规模档次划分为五类七档。
其中,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,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。
▲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,共有7档
根据定义,城区常住人口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实际居住的人口,不包括镇区和乡村范畴。
住建部最新公布当前南宁建成区面积约442平方公里,2015年约288平方公里。
也就是说,假如南宁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以上,即可晋升为特大城市。
然而,不同的统计口径,南宁城区常住人口数据,差距似乎有点大。
今年10月,住建部发布《2022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》,东莞、杭州2个城市晋升为超大城市,超大城市名单扩容至11个。
同时苏州由于苏州工业园区统计代码的变化,晋级为特大城市,哈尔滨则因人口流失,痛失特大城市,现特大城市榜上合计有9个城市。
而南宁呢?
住建部统计,2022年南宁城区人口为421万,同比上一年下降0.7%。
▲2020-2021年,住建部统计情况
七普数据公布的《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》显示,2020年南宁城区常住人口为456.75万。
以此来算,南宁距离特大城市门槛,似乎还差约43万。
▲根据七普数据统计的2020年大城市部分名单
去年10月,南宁政府在《南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通知中曾透露,南宁城区常住人口超过490万,接近特大城市人口规模。
▲相关通知内容
这就很有意思了。
不同的统计口径之下,南宁城区常住人口数据有差别。
毋庸置疑,关于人口统计最权威数据,仍是来自人口普查。
南宁离特大城市,仅一步之遥。
不过,这一步究竟要迈多长,谁都不好说。
再立小目标,2035年才实现?
关于特大城市的美梦,南宁一直很想实现。
2017年《南宁市“十三五”新型城镇化规划(2016—2020)》印发实施,描绘了南宁发展蓝图。
根据“十三五”规划,预计到2030年,南宁将建设成为特大城市。
▲相关报道
然而到了2021年,自治区印发的《广西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(2021—2023年)》提出,到2035年,南宁将成为拥有1个主城区、4个副城新城、3个节点区域和1个特色生态环的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、“一带一路”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、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特大城市。
换而言之,广西把南宁特大城市美梦兑现期限,从2030年又延至2035年。
扒房发稿时是2023年,假如是2030年南宁实现特大城市梦想,得等7年。
但如果是2035年,那岂不是还要等12年?
不至于吧。
2023年4月,南宁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南宁市辖区城镇人口为511.97万,增量为7.33万。
(注: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、集镇的人口,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。)
▲2022年南宁市人口(南宁统计局)
虽然城镇人口和城区常住人口定义迥异,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
我认为,南宁很接近了,不大可能要等那么多年。
成为特大城市,意味着什么
那么问题来了,成为特大城市有啥好处?
成为特大城市,意味着拥有庞大人口,更加完善基础设施,城市经济规模及实力大幅提升。
这将为城市带来聚集人才,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,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,带动经济持续增长,促进城市繁荣和发展。
同时,特大城市也更容易吸引高端人才,有利于城市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,推动城市的持续进步,完成产业升级转化。
当然最重要的,还是政策倾斜。
楼市新一轮周期启动“城中村旧改”,南宁不够资格参加,只能一旁干羡慕。
今年7月以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》,只有超大、特大城市才能推动“城中村旧改”。
与上一轮周期的棚改不同,这一轮超大、特大城市“城中村旧改”,不会大规模拆建,主要以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建设宜居、韧性、智慧的现代化城市。
简而言之,精准改造,释放需求,使城市发展的水流淌起来,很香。
当前超大、特大城市共有22个城市入选。
即在七普数据公布的21个超大、特大城市基础之上,再加上苏州。
至此,22个超大、特大城市名单落定。
▲22个特大、超大城市(克而瑞)
遥想当年,南宁在七普数据中顺次排在第22位,仅次于大连,再向前走一下,就能挤进去了。
可惜没有如果,南宁还只是特大城市“后备军”。
留人才、多生娃,很关键
2023年,抢人才、留人才大战此起彼伏。
10月25日,香港《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》发布,开始全球抢人才。
不仅如此,杭州、成都、武汉等为代表的“新一线城市”纷纷降低落户门槛。
对南宁而言,要想尽快跻身特大城市,还得抢人才、留人才,虹吸周边城市人口。
客观来说,“绿城”南宁环境优美十分宜居,但工业基础薄弱,亟待产业升级,提供海量就业岗位,才能形成正向循环。
不过,我们还可以努力生娃,也能增加人口。
2022年南宁人口出生率为7.3‰,高于全国平均6.77‰的出生率,可见,南宁人还是挺能生的。
南宁何时能跻身特大城市,就靠诸位做点生育贡献了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三粒茶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lcha.com/2301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