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的城中村有133个,每个城中村的背后都有一段悠久历史。走在其中,一瓦、一砖、一树,也许铭刻着几百年的故事。万秀村,是南宁最大的城中村,村里不仅自建房多达1800栋,而且道路纵横、路网复杂,就连外卖小哥都不敢轻易进入。今天跟着扒鸽的镜头,走进万秀村,发现它的另一面。
960余年的历史,建筑新旧交替万秀村东临北湖路,南靠明秀路,西毗友爱路,北邻秀厢大道,占地约1200余亩,是南宁最大的城中村。
▲万秀村大概范围关于万秀村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960年前。据当地的老人介绍,在北宋中期及明朝后期,邓、林、黄、陈、梁、苏六个姓氏的祖先先后南下定居此地形成村落,1942年村子取周边“万安寺”“明秀寺”中的“万”“秀”二字命名,寓意万物万事优秀良好之意,因此有了万秀村。
▲万秀村是南宁最大的城中村,自建房多达1800栋
▲航拍下,房屋密密麻麻因为历史久远,万秀村内的建筑新旧交替。和所有的城中村一样,这里的自建房密集,随处可见“亲嘴”楼。这些自建房有的已建设二十余年,有的楼栋刚翻新,有的刚建起。
▲随处可见“亲嘴”楼
▲楼栋之间,甚至只留着一条缝隙
▲万秀苑
▲有的自建房甚至建设8层以上
▲不少自建房已“翻新”
▲新建楼栋除此之外,万秀村至今还保留约60多间明清时期的建筑,这些古建筑也在向后人诉说其故事。万秀村6组1栋,这是邓作霖进士的故居,建筑体是青砖绿瓦,极具清代岭南民居特色。大门“进士”牌匾高挂在门头,大门两边贴有对联。据说,每逢大事,族人会前来团聚。
▲邓作霖进士故居
▲村内红砖房子
▲万秀村内还有不少旧时建筑
“什么都便宜,住习惯了”作为南宁最大的城中村,万秀村有约5万套房源出租,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多达6.5万人,这相当于一个小城镇 。万秀村有15个超市、2个农贸市场、2个卫生院、27所幼儿园、4所小学,配套相当齐全。
▲万秀时代,购物中心
▲二十八中
▲学校被自建房“包围”
▲幼儿园许多年轻人把万秀村当作奋斗的第一站。一方面,这里地处城市较为中心的地段,去哪都方便。而且秀厢大道、明秀东路等城市主干道环绕,再加上地铁2号线、5号线在旁,出行非常便捷。另一方面,生活成本低、包容性强,短期过渡可以减轻压力。比如房租,单间300元/月、一房一厅租金500元/月、两房一厅800元/月。包括蔬菜瓜果、日常用品、美食等,价格低廉。沃柑1.58元一斤,丑苹果10元4斤、火龙果10元7个、桂林米粉5元、理发10元、青菜2.5元一大把……一位租客告诉我,他在万秀村5年,从单身到儿子3岁,一直租住万秀村,已经习惯这里的环境。但是新买的房子2024年装修好,他也要搬离这里,有点不舍。
▲万秀村内许多公寓出租
▲市民下班买菜
▲骑电车进入市场买菜
▲蔬菜价格美丽
▲沃柑1.58元一斤
▲理发10元
▲小朋友超爱吃的棉花糖
万秀村里的“奇事”提到城中村,大家的印象中是拥挤杂乱。但在拥挤的万秀村,不少老龄大树给当地增添了一丝绿意。甚至有的大树树龄高达百年,早与当地相融生长。有一户人家,大树贯穿房屋,犹如长在树上的房子。据了解,业主40年前种下这棵树,为了不影响树木生长,曾两度砸墙,真的与“榕”共生。
▲村里有许多大树
▲大树穿过房屋墙面
▲热天在大树下,也凉快万秀村的东侧建设有明秀广场,成为当地市民的休闲娱乐好去处。明秀广场面积约1.5万㎡,2002年建成使用。虽然面积不算很大,但是绿化、健身器材、休闲廊道等很齐全,是一座小型公园。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,叫“百子千孙”桥。前文提到,万秀村是六个姓氏的祖先先后南下定居逐渐形成的村落,其中邓氏是其中一姓氏。这座“百子千孙桥”是邓氏村民于1946年集资兴建。据悉,邓氏宗族的后人们,时不时会来“百子千孙桥”祭拜祈祷。
▲明秀广场本是朝阳溪综合治理的成果之一,所以从航拍看它是长条形
▲明秀广场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场所之一
▲周末广场人很多
▲“百子千孙”桥位于明秀广场,我请教了居住多年的村民才找到
▲邓氏百子千孙桥为青砖单拱桥,桥长10.54米,宽2.1米,高约3.3米,桥拱跨度 4.1米
夜市,你可能进得来出不去万秀村作为南宁最大的城中村,夜生活肯定少不了。到了晚上,这里非常热闹,有可能你走得进来,不一定走得出去。一则,万秀村的路网错综复杂,导航都会“凌乱”,外卖小哥也不轻易进场。二则,各种美食陆续出摊,你可能挪不开脚。三则,这里晚上高峰期,人挤人,连走路都堵。打工人下班回家、出门摆摊、游客觅食……万秀村夜市越夜越精彩,熙熙攘攘。
▲下班了、放学了
▲人流量密集
▲出摊
▲小巷子挤满人
▲10元40串,真便宜
▲广场舞跳起来
▲晚上的打工人
▲烧饼
▲各种美食
▲香喷喷的奥尔良烤鸡
▲地摊奶茶,味道也不错
▲锡纸猪脑花,尝尝?
跟着扒鸽的角度看万秀村,你是否对南宁最大城中村有重新认识?
其实在2023年12月,“南宁改造22个城中村”的消息让城中村再次推向高点。万秀村是否被拆,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。也许,我们更应该关注城中村发展,毕竟城中村拆迁从来不是为了拆而拆。目前来看,万秀村经过900余年的发展,自身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,户主以出租为生,租户以租房自住、开店为主,彼此之间结成深厚的联系,若涉及拆迁是一个比较“难”的工程。对比十几年前,万秀村有不少变化,道路铺上柏油路,居住环境有所提升,不少自建房安装了电梯。常言道,存在即合理。不管万秀村是否拆迁,只要市民安居乐业,生活幸福,城中村也有不一样的烟火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三粒茶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lcha.com/13604.html